「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理解馬克思的關鍵八講

萬毓澤

「我不是馬克思主義者」:理解馬克思的關鍵八講

透過這門課程,你將認識一個更立體、更多元、也更真實的馬克思。

課程訊息

課程章節單元

  • 01:發刊詞:打破迷思,帶你重新理解馬克思
  • 02:翻開馬克思的履歷表:記者、學者、作家、革命家
  • 0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二版的出版狀況與意義
  • 04:青年馬克思:論國家機器與出版自由
  • 05:你不認識的馬克思:數學手稿與自然科學筆記
  • 06:馬克思與1848年歐洲革命
  • 07:馬克思與憲章運動
  • 08:馬克思與第一國際
  • 09:馬克思與巴黎公社

課程簡介

200年前誕生的馬克思,他的思想改變了世界的樣貌,點燃了20世紀革命的火花;150年前出版的《資本論》,分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與矛盾,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感。
然而,從1917年俄國革命以來,號稱實行共產主義的國家,真的是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嗎?眾多不同流派的馬克思主義究竟在哪些部分繼承或偏離了馬克思?後人對馬克思的各種褒揚與詆毀是否公允?
長期研究馬克思著作與思想的萬毓澤教授,將從馬克思寫下的社論、文章、筆記與手稿,對照他親身投入的政治活動,帶你走進馬克思的生命以及他生存的時代,讓你看見身為學者、新聞工作者和革命家,這三種不同身分的馬克思,不再把他當成一個枯燥又過時的經濟學者,而是一個形象鮮活的行動者。
透過這門課程,你將認識一個更立體、更多元、也更真實的馬克思。

  • 講者:萬毓澤
  • 課程時長:9單元,共1小時46分
  • 課程類別思維
  • 合作平台:一刻鯨選

老師的話

為什麼我要開這們音頻課程呢?其實我從很年輕的時候就對馬克思感興趣了。我國高中階段受自由主義影響很深,讀了很多台灣戰後自由主義者的著作,包括殷海光、夏道平,還有早期的李敖。自由主義對馬克思當然有很多的批判,但也多少讓我對馬克思這位思想巨人感到好奇。
課程的這八講當然無法把馬克思所有的學說或思想都完整地加以介紹,但我相信透過這八講,聽眾可以認識一個形象比較生動的馬克思,而不是把馬克思當成一個枯燥又過時的經濟學者。我不敢說這個課程能夠「還馬克思本來面目」,但應該多少有助於破除與馬克思有關的許多迷思,尤其是政治方面的迷思。最後,請靜下心,拋開成見,一起來重新認識馬克思。

老師介紹

萬毓澤

萬毓澤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主要學術興趣為社會理論、政治社會學、社會科學哲學、當代歐陸政治與社會思想、翻譯研究。